這種病影響孩子一生 學齡前就應行為矯正
“開學前后,來看多動癥的孩子太多了。不是看病的,就是來配藥復查的?!弊蛱焓情_學第一天,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陳玉燕說,每年期末和開學,都是多動癥孩子扎堆看病的時候,每天門診會來10多個患兒。陳玉燕說,多動癥,是一種影響孩子一生的疾病,從小就有表現。 多動癥爸爸有個多動癥兒子 開學前兩天,陳玉燕的門診來了一位焦慮的媽媽,旁邊跟著9歲半的兒子毛毛。一進門,男孩就一下跳上對面的窗臺,開始擺弄上面的花花草草。 “孩子從小反應很快,大家都說他很靈光,但他就是好動、坐不住?!蓖跖空f,上課時不是不停扭屁股,就玩橡皮,還經常伸手去拉女生辮子,有時還自顧自在教室里走。老師提問,也答非所問,還故意弄出動靜讓大家哄堂大笑。為了孩子的學習,家人操碎了心。新學期,孩子要上三年級了,家人實在熬不住了,就把孩子帶來醫院。 “為了孩子,我連工作都辭了,放棄一切業余時間監督孩子。每天放學回家,孩子都不知道上課講了些什么,布置了哪些作業。我還要自己看一遍書,給孩子重上課,問來要做的作業。有些課文,我都會背了,孩子還不會背?!?/P> 王女士嚶嚶地哭,看了一眼兒子,毛毛沒有絲毫反應,反而從窗臺上跳下,躥到陳玉燕身邊,對一罐壓舌板產生了興趣,把玩起來。陳醫生說,這些行為表現,已經可以看出毛毛患上了多動癥。 陳玉燕問了毛毛爸爸的情況,王女士說,孩子爸爸學歷不高,小時候也有多動癥的表現。 多動癥在嬰兒期就有表現 來看多動癥的孩子,以學齡兒童多見,一般家長都要等到孩子上小學三四年級,成績不好時才來看,其實,這個病從嬰兒時開始就有表現。 陳玉燕說,多動癥也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,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性疾病。不是孩子想多動,是因為他們大腦中的某種化學遞質發生了改變,才會出現這些表現。發病原因,遺傳因素占了80%,另外準媽媽孕期吸煙酗酒,孩子出生時缺氧等也是誘因。 “嬰兒時期,這樣的孩子特別會哭鬧,稍大一些后就不聽大人指令,吃飯要追著喂,上課注意力不集中,常破壞紀律。” 多動癥表現為多動、沖動、注意力渙散(不專心、分心)。男女患病比例為4:1,男孩主要表現為好動,女孩主要表現為注意力缺陷,明明上課很乖,但思想游離,聽不進老師講的內容,看似一本正經做作業,實則一動沒動。 “多動癥的發病率大約在5%,幾乎每個班里,都會有一兩個這樣的孩子。很多是老師讓家長帶來看病的,家長才來的,這時,孩子的成績已經很差了。” 學齡期就應服藥治療 陳玉燕曾碰到一些家長,覺得孩子多動只是皮,長大后懂事就好了。 “殊不知,這種病不治療不會好,成年后還會影響孩子一生。我看了20多年的多動癥,有的孩子堅持服藥后好了,考上大學來報喜,也有的孩子到成年后,才求助心理科,這時治療就收效甚微。這些成人多動癥患者,主要表現為易出車禍、頻繁跳槽、離婚率高、暴力犯罪率高??梢?,這是種影響孩子一生的疾病。” 陳玉燕翻出哈佛大學醫學院針對1900多名少年犯做的調查,數據顯示,其中60%以上曾被診斷為多動癥。 “如果孩子有多動表現,除了及時來醫院檢查外,還要趁學齡前矯正孩子的行為表現,比如可以訓練孩子的注意力,讓孩子懂得規則,做完一件事后才能做另一件事。另外,還要培養孩子的時間概念,規定孩子的吃飯時間,不能邊玩邊吃,飯點一過就把飯菜收掉?!?/P> 陳玉燕說,學齡期兒童一旦被確診為多動癥,還需要服藥治療,一般連吃2個學期后慢慢減量。服藥后,孩子注意力集中了,成績和各項表現都會好起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