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生期間培養了較強的科研能力,能獨立進行相關科研實驗。同時善于在工作發現和解決問題,能熟練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,如相關電化學測試,掃描電鏡,透射電鏡,原子力顯微鏡,X射線衍射,光電子能譜和同步輻射等,有較強的分析能力。此外,能獨立進行SCI論文的撰寫,研究生期間已發兩篇SCI一區論文。勤奮好學,熱愛科研,時間觀念強,喜歡迎接新挑戰。
從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車間生產工藝、相關工藝文件體系的建立完善以及解決一系列專項問題,對磷酸鐵鋰材料相關知識有一定程度了解
主電化學及等離子體輔助制備催化劑(電極材料)及其電解水性能的研究
2022年6月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區TOP期刊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發表論文一篇(影響因子16.744)
2023年10月以第二作者(導師一作)在SCI一區TOP期刊《Carbon Energy》發表論文一篇(影響因子20.5)
2022年4月以第二作者在《南昌大學學報》(北大核心)發表論文一篇
2021年11月以負責人身份參加 “全國大學生等離子體科技創新競賽” 并獲得全國三等獎
主持與中科院電工所,山東大學合作項目“等離子體射流空間活性自由基濃度測量”
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基金各一項
科研能力:能熟練運用相關儀器進行測試,能獨立進行科研任務及論文報告的撰寫。精通電催化析氫析氧,水熱,電化學沉積,等離子體增強氣相沉積(PECVD),磁控濺射等材料制備工藝。
計算機:熟練操作各類辦公及科研分析軟件,如利用PS、Origin、Jade、Avantage、Athena和Office等相關科研軟件進行作圖。
團隊能力:具有豐富的學生干部(志愿服務中心部長)工作經歷,能合理統籌團隊的工作。
浙江理工大學優秀畢業生;浙江理工大學優秀畢業論文;校一等獎學金2次;二等獎學金1次;浙江理工大學天通創新創業獎學金1次;研究生創新成果獎學術一檔1次;優秀團員1次;全國等離子體大賽優秀組織者;第六屆大學生環保知識競賽優秀組織者;浙江理工大學足球賽團體第七名。